这节课主要介绍如何创新, 如何走向第二曲线, 讲了一些方法论的东西.
- 组合式创新
- 旧要素新组合. 先把基本要素抽出来, 然后进行重新组合.
- 关键点: 拆解基本要素, 这个也跟第一性原理呼应.
- 例子: tesla 电池技术 / 拼多多
所谓消费升级,不是让北京人、上海人过巴黎人的生活,而是让安徽安庆的人有好水果吃 -- 黄铮
-
单一要素最大化
- 第二曲线开始时是下降的, 需要突破"破局点", 也就是战略转折点
- 破局点出现伴随这10倍速变化
- 精益创业, 找到一个小的方向, 做到极致
- 对掌舵人很大的考验, 一是找到第二曲线, 二是将全部的资源投入到还在下降阶段的第二曲线上
-
战略杠杆
- 要找到增长飞轮, 越...越..., 进入增长正循环
- 好战略就是找到增长的最核心支点, 推动增长飞轮
- all in 核心支点
- 举了滴滴的反例, 太极战略, 乘客和车主都是核心
这节课举了很多例子, 有点拿着锤子找钉子的感觉. 强调了很多次要 all in, 但这个是风险很大的, 非常依赖掌门人的眼光和魄力. 就像赌博, 如果每次都 all in, 结局一定是破产出局. 好消息是现代商业出现了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倒闭了创始人还可以找机会东山再起.
实际上这和投资的理念很不一样, 投资讲究风险控制, 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这两种观念的不同其实是个很有意思的地方.
简单来说那些明星企业是因为all in成功的, 但更多的企业可能是因为这个死去的, 你只看正面的例子很容易陷入一种幻觉, 说的好有道理, 我如果做老板一定要这么做.
这也是为什么我说成功很难复制. 这里讲的是 all in 第二曲线, 但你首先要确定你有能力找到对的第二曲线, 有几个人能确定呢? 如果谁都能找到的话, 你还能赚到钱么? 如果这次失败了, 你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吗? 所以我觉得对个人来说, 更重要的是认清自己, 想清楚自己的追求是什么, 然后再看这些课程, 吸取一些营养, 指导自己的工作, 而不是把这些课程当做成功学.
后面讲的网飞的例子是有点震撼的, 非常切合这节课的内容, 大家有兴趣可以先看看这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