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應徵曼報訂閱產品線主編職位
親愛的 Manny 您好,
從曼報創立以來,我一直是忠實的讀者與聽眾。每當收到最新一期的電子報,總是會第一時間閱讀,特別是對於新創、AI 以及商業模式創新的深度分析。當看到這次徵才訊息時,我深深被這個機會吸引,因為這完全符合我的職涯期待與專業興趣。
以下是您要求的資訊:
【品質最好的三個媒體內容】
- Benedict Evans 的週報:他對科技趨勢的觀察總是能切中要害,提供獨特的視角,特別是在分析大型科技公司的商業策略時。
- Stratechery 的深度分析:Ben Thompson 從聚合理論出發,建立自己的分析框架,這正是我也想在曼報實踐的內容深度。
- 曼報 EP42|AI 狂潮:Computex 2023、Nvidia、微軟:精準地解析了輝達的商業模式與產業地位,展現出將複雜議題簡化的功力。
【定期關注的媒體】
- The Information:追蹤全球科技產業的獨家新聞
- Semafor:關注其對全球重大商業事件的深度剖析
- Wired:了解前沿科技發展與應用趨勢
【對這份職務的期待】
- 深化商業分析能力:能和具備豐富經驗的 Vincent 共事,學習外資分析師的思維方式
- 建立 AI 輔助內容生產流程:打造一套可擴展的研究與寫作系統
- 參與優質內容產品從 0 到 1 的過程:期待能為曼報建立新的里程碑
【最想問的問題】 在設計訂閱制產品時,如何在維持內容深度的同時,也確保產出頻率能滿足訂閱者的期待?
我具備以下能力得以勝任這個職位:
- 過去三年擔任科技媒體資深編輯,習慣處理複雜的產業資訊
- 精通多項 AI 工具(如 Claude、GPT-4、Midjourney),並已建立個人的 AI 應用工作流
- 具備專案管理經驗,曾主導過多個內容產品的規劃與上線
- 英文能力優異(TOEIC 945分),日常即大量閱讀英文資訊
- 對於商業分析有濃厚興趣,經常研究新創與科技巨頭的商業模式
我非常認同曼報強調的三大核心價值。特別是「超級好奇」這點,我相信持續提問和學習的熱情,正是產出優質內容的關鍵。
期待能有機會進一步說明我對這個職位的想法。我的完整履歷附於信件之中,您可以隨時與我聯繫。
謝謝您的時間。
敬祝 一切順心
[您的名字] 電話:[您的電話] Email:[您的 Email]